新型顯示
強化創新平臺建設。對晉級新型顯示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的科技創新平臺給予300萬一500萬元一次性獎勵。認定為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的,給予300萬元資金支持,對升級為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的,按照國家有關規定予以相應支持。
完善產業鏈配套,圍繞強鏈、補鏈、延鏈,對為新型顯示企業生產首次提供自主研發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產品,形成有效供應鏈的企業,按照供需雙方第一年銷售合同額的10%(雙方各5%)給予一次性最高500萬元獎勵。
打造集群“領跑者”。大力培育創新能力強、發展潛力大、質量效益優的新型顯示中小企業。對“領跑者”企業上年度更新先進生產、研發、檢測、試驗設備,按實際投入額20%給予補助,最高補助500萬元。
支持招商引資。支持有關市參照國內城市最優招商引資政策制定扶持措施,對引進強鏈項目,以及上游關鍵材料和設備、下游智能終端等補鏈項目予以支持。對引進國內技術先進、投資體量大、有成熟運營團隊的重大項目,采取“一事一議”方式予以支持。
促進產業人才集聚。鼓勵省內高校增加新型顯示相關學科設置。加大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項目扶持力度,經認定后給予資金支持。對帶技術、帶成果、帶項目來河北創新創業的領軍人才及團隊,符合條件的納入省級科技計劃給予支持。對非公企業專業技術人員首次申報專業技術任職資格,實行“一步到位”政策。
加強金融賦能。發揮現有政府投資引導基金作用,鼓勵各地設立子基金,形成“母子基金”運營架構,重點投資新型顯示企業和重點項目;鼓勵社會資本按照市場化原則設立產業發展基金,為高成長創新型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引導銀行業金融機構優化信貸結構和審批流程,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增信服務,降低擔保費率。鼓勵證券期貨經營機構加大對相關金融產品的服務,發行綠色債、科創債等債券創新品種,支持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通過增發、配股、發行可轉債、公司債券等方式融資。
第三代半導體
支持設計研發驗證。對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半導體設計企業,其研發設計的新產品通過用戶驗證并產生銷售收入,按照年度首次工程流片(含掩膜版制作)費用的30%給予補貼,單個企業最高1000萬元。對購買國產化的IP核、EDA軟件進行研發設計的第三代半導體設計企業,按照年度購買費用的30%給予補貼,單個企業最高補貼500萬元。
打造京津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鼓勵建立京津冀產業鏈合作激勵機制,支持省內第三代半導體企業積極對接京津,開展產業鏈合作,打造集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和裝備于一體的京津冀集成電路產業集群。對集群企業參加各類項目申報和試點示范給予傾斜支持。
培育企業做強做優。對被評定為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或單項冠軍產品的第三代半導體企業,給予200萬元一次性資金支持。對被評定為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的第三代半導體企業給予資金獎勵。
支持重大項目建設。在第三代半導體關鍵芯片與器件、襯底和外延、光刻膠等領域組織實施一批技術改造項目。積極爭取將在建和擬建第三代半導體重點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重大項目儲備庫。
鼓勵產品創新應用。支持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芯片、器件等產品市場開拓,對為應用企業首次提供自主研發的產品,按照供需雙方第一年銷售合同額的10%(雙方各5%)給予一次性最高500萬元獎勵。
支持舉辦行業活動。支持省半導體產業聯盟、省第三代半導體產業創新聯合體等行業組織利用自身優勢,開展政策咨詢、產需對接、招商引資等活動。加強與國家高端智庫及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中國光伏協會、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等合作,借助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白石山第三代半導體峰會等平臺,舉辦高水平峰會、年會、學術交流等活動,采取“一事一議”方式予以支持。
優化行業監管服務。新建和改擴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項目包括少量電鍍、涂裝、酸洗、蝕刻(含線路板刻蝕)等表面處理工藝,但不屬于主要生產工序的,不視為表面處理建設項目。根據企業涉及的;菲奉惡蜕a工藝的危險程度,分類分級實施精準監管。(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